差别
这里会显示出您选择的修订版和当前版本之间的差别。
两侧同时换到之前的修订记录 前一修订版 | |||
01专利法规:审查指南_2023:201 [2024/01/03 22:40] – [4.3 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caichun | 01专利法规:审查指南_2023:201 [2024/03/05 13:30] (当前版本) – 外部编辑 127.0.0.1 | ||
---|---|---|---|
行 1: | 行 1: | ||
====== 第二部分 第一章 不授予专利权的申请 ====== | ====== 第二部分 第一章 不授予专利权的申请 ====== | ||
+ | [[https:// | ||
- | ==== 1. 引 言 ==== | + | ===== 1. 引 言 ===== |
- | 对发明创造授予专利权必须有利于推动其应用,提高创新能力,促进我国科学技术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为此,专利法第二条对可授予专利权的客体作出了规定。考虑到国家和社会的利益,专利法还对专利保护的范围作了某些限制性规定。一方面,专利法第五条规定,对违反法律、社会公德或者妨害公共利益的发明创造不授予专利权,对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获取或者利用遗传资源,并依赖该遗传资源完成的发明创造不授予专利权;另一方面,专利法第二十五条规定了不授予专利权的客体。此外,专利法第二十条第一款规定了申请专利和行使专利权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专利法实施细则第十一条进一步规定了提出各类专利申请应当以真实发明创造活动为基础,不得弄虚作假。 | + | 对发明创造授予专利权必须有利于推动其应用,提高创新能力,促进我国科学技术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为此,专利法< |
- | ==== 2. 不符合专利法第二条第二款规定的客体 ==== | + | ===== 2. 不符合专利法第二条第二款规定的客体 |
专利法所称的发明,是指对产品、方法或者其改进所提出的新的技术方案,这是对可申请专利保护的发明客体的一般性定义,不是判断新颖性、创造性的具体审查标准。 | 专利法所称的发明,是指对产品、方法或者其改进所提出的新的技术方案,这是对可申请专利保护的发明客体的一般性定义,不是判断新颖性、创造性的具体审查标准。 | ||
行 11: | 行 12: | ||
技术方案是对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利用了自然规律的技术手段的集合。技术手段通常是由技术特征来体现的。 | 技术方案是对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利用了自然规律的技术手段的集合。技术手段通常是由技术特征来体现的。 | ||
- | 未采用技术手段解决技术问题,以获得符合自然规律的技术效果的方案,不属于专利法第二条第二款规定的客体。 | + | 未采用技术手段解决技术问题,以获得符合自然规律的技术效果的方案,不属于专利法< |
- | 气味或者诸如声、光、电、磁、波等信号或者能量也不属于专利法第二条第二款规定的客体。但利用其性质解决技术问 题的,则不属此列。 | + | 气味或者诸如声、光、电、磁、波等信号或者能量也不属于专利法< |
- | ==== 3. 根据专利法第五条不授予专利权的发明创造 ==== | + | ===== 3. 根据专利法第五条不授予专利权的发明创造 |
- | 根据专利法第五条第一款的规定,发明创造的公开、使用、 制造违反了法律、社会公德或者妨害了公共利益的,不能被授予专利权。 | + | 根据专利法< |
- | 根据专利法第五条第二款的规定,对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获取或者利用遗传资源,并依赖该遗传资源完成的发明创造不授予专利权。 | + | 根据专利法< |
- | 法律、行政法规、社会公德和公共利益的含义较广泛,常因时期、地区的不同而有所变化,有时由于新法律、行政法规的颁布实施或原有法律、行政法规的修改、废止,会增设或解除某些限制,因此审查员在依据专利法第五条进行审查时,要特别注意。 | + | 法律、行政法规、社会公德和公共利益的含义较广泛,常因时期、地区的不同而有所变化,有时由于新法律、行政法规的颁布实施或原有法律、行政法规的修改、废止,会增设或解除某些限制,因此审查员在依据专利法< |
- | === 3.1 根据专利法第五条第一款不授予专利权的发明创造 === | + | ==== 3.1 根据专利法第五条第一款不授予专利权的发明创造 |
3.1.1 违反法律的发明创造 | 3.1.1 违反法律的发明创造 | ||
行 29: | 行 30: | ||
法律,是指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或者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依照立法程序制定和颁布的法律。它不包括行政法规和规章。 | 法律,是指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或者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依照立法程序制定和颁布的法律。它不包括行政法规和规章。 | ||
- | 发明创造与法律相违背的,不能被授予专利权。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禁止赌博、吸毒、伪造国家货币或票据等相关行为,用于赌博的设备、机器或工具,吸毒的器具,伪造国家货币、票据、公文、 证件、印章的设备等都属于违反法律的发明创造,不能被授予专利权。 | + | 发明创造与法律相违背的,不能被授予专利权。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禁止赌博、吸毒、伪造国家货币或票据等相关行为,用于赌博的设备、机器或工具,吸毒的器具,伪造国家货币、票据、公文、证件、印章的设备等都属于违反法律的发明创造,不能被授予专利权。 |
发明创造并没有违反法律,但是由于其被滥用而违反法律的,则不属此列。例如,用于医疗的各种毒药、麻醉品、镇静 剂、兴奋剂和用于娱乐的棋牌等。 | 发明创造并没有违反法律,但是由于其被滥用而违反法律的,则不属此列。例如,用于医疗的各种毒药、麻醉品、镇静 剂、兴奋剂和用于娱乐的棋牌等。 | ||
- | 专利法实施细则第十条规定,专利法第五条所称违反法律的发明创造,不包括仅其实施为法律所禁止的发明创造。其含义是,如果仅仅是发明创造的产品的生产、销售或使用受到法律的限制或约束,则该产品本身及其制造方法并不属于违反法律的发明创造。例如,用于国防的各种武器的生产、销售及使用虽然受到法律的限制,但这些武器本身及其制造方法仍然属于可给予专利保护的客体。 | + | 专利法实施细则< |
3.1.2 违反社会公德的发明创造 | 3.1.2 违反社会公德的发明创造 | ||
行 39: | 行 40: | ||
社会公德,是指公众普遍认为是正当的、并被接受的伦理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它的内涵基于一定的文化背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进步不断地发生变化,而且因地域不同而各异。中国专利法中所称的社会公德限于中国境内。 | 社会公德,是指公众普遍认为是正当的、并被接受的伦理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它的内涵基于一定的文化背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进步不断地发生变化,而且因地域不同而各异。中国专利法中所称的社会公德限于中国境内。 | ||
- | 发明创造与社会公德相违背的,不能被授予专利权。例如, 带有暴力凶杀或者淫秽内容的产品或方法,非医疗目的的人造性器官或者其替代物,人与动物交配的方法,改变人生殖系遗传同一性的方法或改变了生殖系遗传同一性的人,克隆的人或克隆人的方法,人胚胎的工业或商业目的的应用,可能导致动物痛苦而对人或动物的医疗没有实质性益处的改变动物遗传同一性的方法等,上述发明创造违反社会公德,不能被授予专利权。 | + | 发明创造与社会公德相违背的,不能被授予专利权。例如,带有暴力凶杀或者淫秽内容的产品或方法,非医疗目的的人造性器官或者其替代物,人与动物交配的方法,改变人生殖系遗传同一性的方法或改变了生殖系遗传同一性的人,克隆的人或克隆人的方法,人胚胎的工业或商业目的的应用,可能导致动物痛苦而对人或动物的医疗没有实质性益处的改变动物遗传同一性的方法等,上述发明创造违反社会公德,不能被授予专利权。 |
但是,如果发明创造是利用未经过体内发育的受精 14 天以内的人类胚胎分离或者获取干细胞的,则不能以“违反社会公德”为理由拒绝授予专利权。 | 但是,如果发明创造是利用未经过体内发育的受精 14 天以内的人类胚胎分离或者获取干细胞的,则不能以“违反社会公德”为理由拒绝授予专利权。 | ||
行 53: | 行 54: | ||
发明创造的实施或使用会严重污染环境、严重浪费能源或资源、破坏生态平衡、危害公众健康的,不能被授予专利权; | 发明创造的实施或使用会严重污染环境、严重浪费能源或资源、破坏生态平衡、危害公众健康的,不能被授予专利权; | ||
- | 涉及政党的象征和标志、国家重大政治事件、伤害人民感情或民族感情、宣扬封建迷信的发明创造,不能被授予专利权; 涉及国家重大经济事件、文化事件或者宗教信仰,以致妨害公共利益的发明创造,不能被授予专利权。 | + | 涉及政党的象征和标志、国家重大政治事件、伤害人民感情或民族感情、宣扬封建迷信的发明创造,不能被授予专利权;涉及国家重大经济事件、文化事件或者宗教信仰,以致妨害公共利益的发明创造,不能被授予专利权。 |
- | 但是,如果发明创造因滥用而可能造成妨害公共利益的, 或者发明创造在产生积极效果的同时存在某种缺点的,例如对人体有某种副作用的药品,则不能以“妨害公共利益”为理由拒绝授予专利权。 | + | 但是,如果发明创造因滥用而可能造成妨害公共利益的,或者发明创造在产生积极效果的同时存在某种缺点的,例如对人体有某种副作用的药品,则不能以“妨害公共利益”为理由拒绝授予专利权。 |
- | 3.1.4 部分违反专利法第五条第一款的申请 | + | 3.1.4 部分违反专利法< |
- | 一件专利申请中含有违反法律、社会公德或者妨害公共利益的内容,而其他部分是合法的,则该专利申请称为部分违反专利法第五条第一款的申请。对于这样的专利申请,审查员在审查时,应当通知申请人进行修改,删除违反专利法第五条第一款的部分。如果申请人不同意删除违法的部分,就不能被授予专利权。 | + | 一件专利申请中含有违反法律、社会公德或者妨害公共利益的内容,而其他部分是合法的,则该专利申请称为部分违反专利法< |
例如,一项“投币式弹子游戏机”的发明创造。游戏者如果达到一定的分数,机器则抛出一定数量的钱币。审查员应当通知申请人将抛出钱币的部分删除或对其进行修改,使之成为一个单纯的投币式游戏机。否则,它即使是一项新的有创造性的技术方案,也不能被授予专利权。 | 例如,一项“投币式弹子游戏机”的发明创造。游戏者如果达到一定的分数,机器则抛出一定数量的钱币。审查员应当通知申请人将抛出钱币的部分删除或对其进行修改,使之成为一个单纯的投币式游戏机。否则,它即使是一项新的有创造性的技术方案,也不能被授予专利权。 | ||
- | === 3.2 根据专利法第五条第二款不授予专利权的发明创造 === | + | ==== 3.2 根据专利法第五条第二款不授予专利权的发明创造 |
- | 根据专利法第五条第二款的规定,对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获取或者利用遗传资源,并依赖该遗传资源完成的发明创造,不授予专利权。 | + | 根据专利法< |
- | 根据专利法实施细则第二十九条第一款的规定,专利法所称遗传资源,是指取自人体、动物、植物或者微生物等含有遗传功能单位并具有实际或者潜在价值的材料和< | + | 根据专利法实施细则< |
在上述规定中,遗传功能是指生物体通过繁殖将性状或者特征代代相传或者使整个生物体得以复制的能力。 | 在上述规定中,遗传功能是指生物体通过繁殖将性状或者特征代代相传或者使整个生物体得以复制的能力。 | ||
行 85: | 行 86: | ||
- | ==== 4. 根据专利法第二十五条不授予专利权的客体 ==== | + | ===== 4. 根据专利法第二十五条不授予专利权的客体 |
- | 专利申请要求保护的主题属于专利法第二十五条第一款所列不授予专利权的客体的,不能被授予专利权。 | + | 专利申请要求保护的主题属于专利法< |
- | === 4.1 科学发现 === | + | ==== 4.1 科学发现 |
科学发现,是指对自然界中客观存在的物质、现象、变化过程及其特性和规律的揭示。科学理论是对自然界认识的总结,是更为广义的发现。它们都属于人们认识的延伸。这些被认识的物质、现象、过程、特性和规律不同于改造客观世界的技术方案,不是专利法意义上的发明创造,因此不能被授予专利权。例如,发现卤化银在光照下有感光特性,这种发现不能被授予专利权,但是根据这种发现制造出的感光胶片以及此感光胶片的制造方法则可以被授予专利权。又如,从自然界找到一种以前未知的以天然形态存在的物质,仅仅是一种发现,不能被授予专利权(关于首次从自然界分离或提取出来的物质的审查,适用本部分第十章第2. 1节的规定)。 | 科学发现,是指对自然界中客观存在的物质、现象、变化过程及其特性和规律的揭示。科学理论是对自然界认识的总结,是更为广义的发现。它们都属于人们认识的延伸。这些被认识的物质、现象、过程、特性和规律不同于改造客观世界的技术方案,不是专利法意义上的发明创造,因此不能被授予专利权。例如,发现卤化银在光照下有感光特性,这种发现不能被授予专利权,但是根据这种发现制造出的感光胶片以及此感光胶片的制造方法则可以被授予专利权。又如,从自然界找到一种以前未知的以天然形态存在的物质,仅仅是一种发现,不能被授予专利权(关于首次从自然界分离或提取出来的物质的审查,适用本部分第十章第2. 1节的规定)。 | ||
- | 应当注意,发明和发现虽有本质不同,但两者关系密切。 通常,很多发明是建立在发现的基础之上的,进而发明又促进了发现。发明与发现的这种密切关系在化学物质的“用途发明”上表现最为突出,当发现某种化学物质的特殊性质之后, 利用这种性质的“用途发明”则应运而生。 | + | 应当注意,发明和发现虽有本质不同,但两者关系密切。通常,很多发明是建立在发现的基础之上的,进而发明又促进了发现。发明与发现的这种密切关系在化学物质的“用途发明”上表现最为突出,当发现某种化学物质的特殊性质之后,利用这种性质的“用途发明”则应运而生。 |
- | === 4.2 智力活动的规则和方法 === | + | ==== 4.2 智力活动的规则和方法 |
- | 智力活动,是指人的思维运动,它源于人的思维,经过推理、分析和判断产生出抽象的结果,或者必须经过人的思维运动作为媒介,间接地作用于自然产生结果。智力活动的规则和方法是指导人们进行思维、表述、判断和记忆的规则和方法。 由于其没有采用技术手段或者利用自然规律,也未解决技术问 题和产生技术效果,因而不构成技术方案。它既不符合专利法第二条第二款的规定,又属于专利法第二十五条第一款第(二) 项规定的情形。因此,指导人们进行这类活动的规则和方法不能被授予专利权。 | + | 智力活动,是指人的思维运动,它源于人的思维,经过推理、分析和判断产生出抽象的结果,或者必须经过人的思维运动作为媒介,间接地作用于自然产生结果。智力活动的规则和方法是指导人们进行思维、表述、判断和记忆的规则和方法。由于其没有采用技术手段或者利用自然规律,也未解决技术问 题和产生技术效果,因而不构成技术方案。它既不符合专利法< |
- | 在判断涉及智力活动的规则和方法的专利申请要求保护的主题是否属于可授予专利权的客体时,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1)如果一项权利要求仅仅涉及智力活动的规则和方法, 则不应当被授予专利权。 | + | 在判断涉及智力活动的规则和方法的专利申请要求保护的主题是否属于可授予专利权的客体时,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1)如果一项权利要求仅仅涉及智力活动的规则和方法,则不应当被授予专利权。 |
如果一项权利要求,除其主题名称以外,对其进行限定的全部内容均为智力活动的规则和方法,则该权利要求实质上仅仅涉及智力活动的规则和方法,也不应当被授予专利权。 | 如果一项权利要求,除其主题名称以外,对其进行限定的全部内容均为智力活动的规则和方法,则该权利要求实质上仅仅涉及智力活动的规则和方法,也不应当被授予专利权。 | ||
行 107: | 行 108: | ||
审查专利申请的方法; | 审查专利申请的方法; | ||
- | 组织、生产、商业实施和经济等方面的管理方法及制度; 交通行车规则、时间调度表、比赛规则; 演绎、推理和运筹的方法; | + | 组织、生产、商业实施和经济等方面的管理方法及制度;交通行车规则、时间调度表、比赛规则;演绎、推理和运筹的方法; |
图书分类规则、字典的编排方法、情报检索的方法、专利分类法; | 图书分类规则、字典的编排方法、情报检索的方法、专利分类法; | ||
行 115: | 行 116: | ||
仪器和设备的操作说明; | 仪器和设备的操作说明; | ||
- | 各种语言的语法、汉字编码方法; 计算机的语言及计算规则; 速算法或口诀; | + | 各种语言的语法、汉字编码方法;计算机的语言及计算规则;速算法或口诀; |
数学理论和换算方法; | 数学理论和换算方法; | ||
行 121: | 行 122: | ||
心理测验方法; | 心理测验方法; | ||
- | 教学、授课、训练和驯兽的方法; 各种游戏、娱乐的规则和方法; 统计、会计和记账的方法; 乐谱、食谱、棋谱; | + | 教学、授课、训练和驯兽的方法;各种游戏、娱乐的规则和方法;统计、会计和记账的方法;乐谱、食谱、棋谱; |
锻炼身体的方法; | 锻炼身体的方法; | ||
行 131: | 行 132: | ||
计算机程序本身。 | 计算机程序本身。 | ||
- | (2)除了上述(1)所描述的情形之外,如果一项权利要求在对其进行限定的全部内容中既包含智力活动的规则和方法的内容,又包含技术特征,则该权利要求就整体而言并不是一种智力活动的规则和方法,不应当依据专利法第二十五条排除其获得专利权的可能性。 | + | (2)除了上述(1)所描述的情形之外,如果一项权利要求在对其进行限定的全部内容中既包含智力活动的规则和方法的内容,又包含技术特征,则该权利要求就整体而言并不是一种智力活动的规则和方法,不应当依据专利法< |
【例如】 | 【例如】 | ||
- | 涉及商业模式的权利要求,如果既包含商业规则和方法的内容,又包含技术特征,则不应当依据专利法第二十五条排除其获得专利权的可能性。 | + | 涉及商业模式的权利要求,如果既包含商业规则和方法的内容,又包含技术特征,则不应当依据专利法< |
- | === 4.3 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 | + | ==== 4.3 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
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是指以有生命的人体或者动物体为直接实施对象,进行识别、确定或消除病因或病灶的过程。 | 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是指以有生命的人体或者动物体为直接实施对象,进行识别、确定或消除病因或病灶的过程。 | ||
行 151: | 行 152: | ||
4.3.1.1 属于诊断方法的发明 | 4.3.1.1 属于诊断方法的发明 | ||
- | 一项与疾病诊断有关的方法如果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 则属于疾病的诊断方法,不能被授予专利权: | + | 一项与疾病诊断有关的方法如果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则属于疾病的诊断方法,不能被授予专利权: |
(1)以有生命的人体或动物体为对象; | (1)以有生命的人体或动物体为对象; | ||
行 204: | 行 205: | ||
(5)为预防疾病而实施的各种免疫方法。 | (5)为预防疾病而实施的各种免疫方法。 | ||
- | (6)为实施外科手术治疗方法和/ | + | (6)为实施外科手术治疗方法和/ |
(7)以治疗为目的的受孕、避孕、增加精子数量、体外受精、胚胎转移等方法。 | (7)以治疗为目的的受孕、避孕、增加精子数量、体外受精、胚胎转移等方法。 | ||
行 210: | 行 211: | ||
(8)以治疗为目的的整容、肢体拉伸、减肥、增高方法。 | (8)以治疗为目的的整容、肢体拉伸、减肥、增高方法。 | ||
- | (9)处置人体或动物体伤口的方法,例如伤口消毒方法、 包扎方法。 | + | (9)处置人体或动物体伤口的方法,例如伤口消毒方法、包扎方法。 |
(10)以治疗为目的的其他方法,例如人工呼吸方法、输氧方法。 | (10)以治疗为目的的其他方法,例如人工呼吸方法、输氧方法。 | ||
行 218: | 行 219: | ||
4.3.2.2 不属于治疗方法的发明 | 4.3.2.2 不属于治疗方法的发明 | ||
- | 以下几类方法是不属于治疗方法的例子,不得依据专利法第二十五条第一款第(三)项拒绝授予其专利权。 | + | 以下几类方法是不属于治疗方法的例子,不得依据专利法< |
(1)制造假肢或者假体的方法,以及为制造该假肢或者假体而实施的测量方法。例如一种制造假牙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在病人口腔中制作牙齿模具,而在体外制造假牙。虽然其最终目的是治疗,但是该方法本身的目的是制造出合适的假牙。 | (1)制造假肢或者假体的方法,以及为制造该假肢或者假体而实施的测量方法。例如一种制造假牙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在病人口腔中制作牙齿模具,而在体外制造假牙。虽然其最终目的是治疗,但是该方法本身的目的是制造出合适的假牙。 | ||
行 236: | 行 237: | ||
4.3.2.3 外科手术方法 | 4.3.2.3 外科手术方法 | ||
- | 外科手术方法,是指使用器械对有生命的人体或者动物体实施的剖开、切除、缝合、纹刺等创伤性或者介入性治疗或处置的方法,这种外科手术方法不能被授予专利权。但是,对于已经死亡的人体或者动物体实施的剖开、切除、缝合、纹刺等处置方法,只要该方法不违反专利法第五条第一款,则属于可被授予专利权的客体。 | + | 外科手术方法,是指使用器械对有生命的人体或者动物体实施的剖开、切除、缝合、纹刺等创伤性或者介入性治疗或处置的方法,这种外科手术方法不能被授予专利权。但是,对于已经死亡的人体或者动物体实施的剖开、切除、缝合、纹刺等处置方法,只要该方法不违反专利法< |
外科手术方法分为治疗目的和非治疗目的的外科手术方法。 | 外科手术方法分为治疗目的和非治疗目的的外科手术方法。 | ||
- | 以治疗为目的的外科手术方法,属于治疗方法,根据专利法第二十五条第一款第(三)项的规定不授予其专利权。 | + | 以治疗为目的的外科手术方法,属于治疗方法,根据专利法< |
非治疗目的的外科手术方法的审查,适用本部分第五章第 3.2.4节的规定。 | 非治疗目的的外科手术方法的审查,适用本部分第五章第 3.2.4节的规定。 | ||
- | === 4.4 动物和植物品种 === | + | ==== 4.4 动物和植物品种 |
- | 动物和植物是有生命的物体。根据专利法第二十五条第一款第(四)项的规定,动物和植物品种不能被授予专利权。专利法所称的动物不包括人,所述动物是指不能自己合成,而只能靠摄取自然的碳水化合物及蛋白质来维系其生命的生物。专利法所称的植物,是指可以借助光合作用,以水、二氧化碳和无机盐等无机物合成碳水化合物、蛋白质来维系生存,并通常不发生移动的生物。动物和植物品种可以通过专利法以外的其他法律法规保护,例如,植物新品种可以通过《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给予保护。 | + | 动物和植物是有生命的物体。根据专利法< |
- | 根据专利法第二十五条第二款的规定,对动物和植物品种的生产方法,可以授予专利权。但这里所说的生产方法是指非 生物学的方法,不包括生产动物和植物主要是生物学的方法。 | + | 根据专利法< |
一种方法是否属于“主要是生物学的方法”,取决于在该方法中人的技术介入程度。如果人的技术介入对该方法所要达到的目的或者效果起了主要的控制作用或者决定性作用,则这种方法不属于“主要是生物学的方法”。例如,采用辐照饲养法生产高产牛奶的乳牛的方法;改进饲养方法生产瘦肉型猪的方法等属于可被授予发明专利权的客体。 | 一种方法是否属于“主要是生物学的方法”,取决于在该方法中人的技术介入程度。如果人的技术介入对该方法所要达到的目的或者效果起了主要的控制作用或者决定性作用,则这种方法不属于“主要是生物学的方法”。例如,采用辐照饲养法生产高产牛奶的乳牛的方法;改进饲养方法生产瘦肉型猪的方法等属于可被授予发明专利权的客体。 | ||
- | 所谓微生物发明是指利用各种细菌、真菌、病毒等微生物去生产一种化学物质(如抗生素)或者分解一种物质等的发明。 微生物和微生物方法可以获得专利保护。关于微生物发明专利申请的审查,适用本部分第十章的有关规定。 | + | 所谓微生物发明是指利用各种细菌、真菌、病毒等微生物去生产一种化学物质(如抗生素)或者分解一种物质等的发明。微生物和微生物方法可以获得专利保护。关于微生物发明专利申请的审查,适用本部分第十章的有关规定。 |
- | === 4.5 原子核变换方法以及用该方法获得的物质 === | + | ==== 4.5 原子核变换方法以及用该方法获得的物质 |
原子核变换方法以及用该方法所获得的物质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国防、科研和公共生活的重大利益,不宜为单位或私人垄断,因此不能被授予专利权。 | 原子核变换方法以及用该方法所获得的物质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国防、科研和公共生活的重大利益,不宜为单位或私人垄断,因此不能被授予专利权。 | ||
行 270: | 行 271: | ||
但是这些同位素的用途以及使用的仪器、设备属于可被授予专利权的客体。 | 但是这些同位素的用途以及使用的仪器、设备属于可被授予专利权的客体。 | ||
- | ==== 5. 根据专利法实施细则第十一条的审查 ==== | + | ===== 5. 根据专利法实施细则第十一条的审查 |
- | 对发明专利申请是否符合专利法实施细则第十一条规定的审查,适用《规范申请专利行为的规定》。 | + | 对发明专利申请是否符合专利法实施细则< |